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

散戶最不適合投資的就是景氣循環股

2025年初水泥、塑膠、鋼鐵公司股價紛紛跌至歷史新低,市場又開始討論起該不該進場抄底。先說我的結論是:「景氣循環股無論跌多深、漲多高,我是一概不碰不介入的。」

這些景氣循環股有兩大特性:其一是他們的產品是依照國際原物料價格販售,對自己的產品沒有訂價權。其二他們產品並沒有差異性,其他國家也有許多企業生產同質產品,產業競爭非常激烈。因為無訂價權加上競爭激烈,缺乏長期競爭優勢,所以獲利必然忽高忽低不穩定。供不應求時,一榮俱榮;供過於求時,一損皆損,不是長期投資的標的。過去一些只要買進一百張X鋼、X泥、X化鎖進保險箱,就可以安穩退休,都是有欠考慮的觀點和說法。近幾年又出現存幾百張金融股就可以安穩退休,也是類似的謬誤論調。

就拿蛋農和茶葉蛋商店舉例,蛋農生產雞蛋只能用市場公定的批發價出售給盤商。今天雞蛋批發價一斤50元,雞未生蛋無蛋可賣;明天雞蛋批發價一斤30元,雞生太多蛋,只好含淚賤賣。影響批發價的因素有:禽流感、開放進口國外雞蛋....,太多太複雜,都非蛋農可以掌握。但是茶葉蛋商店把雞蛋加工成茶葉蛋之後就不同,可以自己決定販售價格,跳脫雞蛋批發價格循環的框架。

昨天雞蛋批發價一斤30元,一顆茶葉蛋賣10元;今天雞蛋批發價一斤50元,一顆茶葉蛋可以賣13元;明天雞蛋批發價一斤回跌至40元,但是一顆茶葉蛋還是賣13元不必跟著降價。甚至還可以加入獨門香料,做出「阿婆茶葉蛋」品牌,產生附加價值。能否具備定價權,長此以往便注定茶葉蛋商店的毛利率、營利率和淨利率必然優於蛋農,投資茶葉蛋商店的勝率較高,所以我們該投資的是茶葉蛋商店,而不是蛋農。

巴菲特說過:「我們應該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可以輕鬆跨過的一英尺障礙,而不是非要尋求跨越七英尺障礙的能力。」影響景氣循環股公司營運的變數太多,需要了解的產業知識太複雜,實在難以將其納入能力圈,也沒有必要培養跨越七英尺障礙的能力去以身犯險。散戶往往是產業資訊的最後接收者,最不適合投資的就是景氣循環股,但散戶最愛投資的也是景氣循環股,每個人都自以為可以掌握景氣變化,企圖從中大撈一筆,但結果往往不是被套在景氣高點,就是買在半山腰越買越便宜,對這些人我也只能說自求多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